近期,中日之间因高市早苗的言论而掀起了一场外交风波。这场风波让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局局长金井正彰急急忙忙赶赴北京,试图平息舆论危机以免对日本经济造成更大...
高市早苗两次求见朝鲜领导人,结果等到朝鲜一句:要千百倍讨回日寇血债,局势越闹越大了
据界面新闻报道,2025年11月以来,日本政坛的闹剧密度之高,让国际社会看客都有些应接不暇。上任不足一个月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,先是在涉台、独岛等问题上疯狂“开炮”,遭中国、韩国、俄罗斯三国连环痛批,转头又突然对朝鲜抛出橄榄枝,两度公开表示希望与朝鲜领导人举行私人会晤,声称要建立“富有成果的新型日朝关系”。
这波操作着实令人费解。《阿拉伯新闻网》援引路透社消息,高市早苗在11月14日再次信誓旦旦宣称已准备好面对面会谈,还特意强调历任日本首相从未有过这般表态,自己此前也不接受这种主张。这番“突破性”言论看似诚意满满,实则漏洞百出。要知道,早在11月3日她首次提出会晤意向时,朝鲜方面就选择了彻底无视,没有给出任何回应。
编辑
朝鲜的沉默并非无的放矢,几天后的11月12日,朝鲜社会科学院直接用一场“历数千年宿敌日本罪状”的历史学讨论会给出了答案。朝鲜中央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金英姬、金日成综合大学所长尹新颖等学者齐聚一堂,用辛辣至极的言辞细数日本侵略罪行:1910至1945年殖民统治期间,推行“皇民化”政策逼迫朝鲜人改用日本姓名、学说日语,强征“慰安妇”和劳工,劫掠无数文化遗产,试图从根源上摧毁朝鲜的民族认同。学者们明确表态,“日寇给朝鲜民众造成的痛苦与不幸不可估量,这笔血债不管过多久,都要千百倍地讨回来”。
高市早苗显然没读懂这份警告背后的深意,或者说她根本不屑一顾。作为日本政坛右翼代表人物,她长期参拜靖国神社,否认日本侵略史实,对亚洲受害国的伤痛毫无敬畏之心。如今一边喊着与朝对话,一边却推动日本防卫省加速建设“反击能力”,计划部署远程导弹,将朝鲜全境纳入打击范围。这种“边谈边武”的双面操作,哪里有半分外交诚意,分明是把朝鲜当成了转移国内矛盾的工具。
展开全文
编辑
高市早苗的算盘打得叮当响。上任以来,她的执政根基早已岌岌可危。对外,涉台言论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,遭中方严正交涉;与韩国在独岛问题上争执不下,引发韩国民众强烈抗议;和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问题上的分歧,让俄方向其发出明确警告。对内,11月15日数百名日本民众自发聚集在东京首相官邸前,高喊“撤回发言,赶快道歉”“高市下台”的口号,野田佳彦、鸠山由纪夫、石破茂三位前首相也接连发声,警示她的鲁莽言论会将日本置于危险境地。
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,拿“朝鲜绑架日本人”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做文章,无疑是高市早苗的精心算计。这一问题在日本国内极具煽动力,她高调宣称“这一代人必须解决”,实则是想煽动民族主义情绪,掩盖自己外交失当、执政能力不足的真相。更可笑的是,她这套“政治作秀”早就被朝鲜看穿。朝鲜深知,“绑架问题”不过是日本殖民罪行的冰山一角,在日本从未对侵略历史真诚道歉、靖国神社仍供奉甲级战犯、教科书持续美化侵略行径的前提下,任何所谓的“对话”都是空中楼阁。
国际政治不是戏台,外交更不是个人博眼球的工具。高市早苗的一系列操作,本质上都是为了塑造个人“强势”形象,增加国际曝光度,从而稳固国内支持率。她在APEC峰会期间对外国领导人的过度献媚,频繁制造争议话题吸引关注,都暴露了其政治投机者的本质。
但历史不会说谎,现实更不会留情。日本军国主义曾给包括朝鲜在内的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,这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伤痛。高市早苗背后的右翼势力试图模糊历史、军备扩张,只会唤醒各国的警惕。中国外交部连续质问她“是否要重蹈军国主义覆辙”,正是戳中了问题的核心。
编辑
如今的局势已经很明朗,高市早苗的对朝会晤提议,既没有历史基础,也没有现实条件,更缺乏起码的诚意。朝鲜的历史追责不是小题大做,而是对日本右翼势力的严正警示。如果日本真的想改善与邻国的关系,想在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,首先要做的不是政治作秀,而是正视历史、真诚道歉,彻底摒弃军国主义倾向。
高市早苗要是继续执迷不悟,一边挑衅周边国家,一边拿外交当表演,最终只会让日本在国际社会更加孤立。这场由她挑起的闹剧,不仅解决不了任何问题,反而会让地区紧张氛围持续升级,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相关文章



发表评论